鄉下的新娘
作者:黃廷付
我記憶中第一次去看到的新娘,是我的嬸嬸,那時候我大概六七歲。
嬸嬸嫁過來的那天,是一個秋雨綿綿的日子。接親的隊伍是用牛車把嬸嬸拉過來的,我們第一眼并沒有看到新娘,只看到一把木柄大紅傘把整個牛車都給罩住了。有調皮的小伙子伸手去掀傘,誰知卻沒掀動,原來是新娘在使勁地抓著傘柄。我們看到傘在輕輕地抖動,大家心里都知道那是新娘子在發抖,都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來。后來還是奶奶去幫嬸嬸解了圍,讓叔叔把嬸嬸背進了老屋的新房里。
二嫂子嫁過來的時候,也是秋天,只是沒下雨,而且不同的是,她是坐著八抬大轎來的。轎夫把二嫂子抬到村口,轎子才剛落地,轎簾就被幾個年輕后生迫不及待地給掀開了。他們邊起哄,還邊去拉新娘。我那會還在上小學,在我們那里,村里要是有人結婚,那對于整個村子都是大喜事,況且我們一個村里的人都是同宗同族的,所以,小孩子也不用去上學了,全都跑去看新娘。但是我們這些小孩子,個子太矮,力氣也太小,根本擠不進去。直到新娘子被一幫大姑娘和小媳婦拉扯著往新房子里涌去的時候,那群后生依然追著打打鬧鬧,而我連新房都擠不進去。
看新娘沒有看過癮的小伙伴,晚上相約一起去聽房。我們趴在窗戶邊,隔著窗簾偷偷地傻笑,其實這時候賓客還沒走完,除了說笑聲也沒看到什么,更沒聽到什么。不大一會,二大娘發現了我們,就喊我們進去,讓二嫂子給我們拿喜糖吃。二嫂子遞給我喜糖的時候,我那會兒居然還有些害羞,都不敢抬頭看她。最后,我們把喜糖裝進口袋,拔腿就往外跑,一邊跑,一邊還偷偷地笑著。二狗是我們這些小孩的頭,他故意跑得慢點,邊跑邊唱:新娘子,從上到下一身新,圓圓的臉蛋讓二哥親……
我們剛開始聽他唱,都忍不住哈哈大笑,后來也覺得好玩,一起跟在二狗后面大聲唱。一時間,村子里笑聲和歌聲都串在了一起,很是熱鬧。那個歡樂勁,我到現在想起,仍忍不住地嘴角上揚。
再后來,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,農村里的婚禮也變得文明了。新娘子穿著潔白的婚紗從婚車里下來時,圍觀的人只是看新娘,再也沒人起哄了,最多就是讓新娘子給點支煙,算沾沾喜氣了。
而到了如今,我們村里再辦婚禮時,也會學著城里人的樣式,請司儀,請演奏班子,也是像模像樣的。新娘穿著美麗的婚紗,或是學著復古式的,穿著華麗的古式新娘服,那場面真是熱鬧喜慶,又文明有禮。
編輯:謝模燕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