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暄:成為“標兵”的每一步 都要腳踏實地
認真工作
查閱資料
奉節網訊(通訊員 劉祥祿)“一切付出的努力,都會成為內心的底氣。”這是何暄寫在工作筆記扉頁上的一句話,也是他的座右銘。
日拱一卒、日進一寸,五年的時間,一千多個日夜的磨礪和積累,何暄從一名檢察“新兵”成長為民事檢察業務“標兵”,始終不變的是他對民事行政檢察的熱情和守護群眾權益的執著。
在挑戰中褪去稚嫩
“何暄最大的優點,就是不怕挑戰,肯想辦法。”對于何暄的成長,作為部門負責人的楊年生歷歷在目。
2016年8月,何暄從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畢業以后,便來到了奉節縣檢察院,被分配到民事行政檢察部門??瓢喑錾淼乃麑@份工作充滿自信。
然而接手辦理的第一起案件,就讓他發現了自己的差距。
“馬上就要過第二個年了,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拿到錢呀!”2016年11月的一天,何暄的辦公室來了7名來訪群眾,他們圍者何暄,七嘴八舌地訴說被包工頭拖欠工資的情況。
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來訪群眾,何暄一時間沒有辦法安撫好他們的情緒。幸好楊年生幫他解了圍。
正是這一次意外,讓何暄久久不能平靜。“民行檢察工作瞄準的是群眾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,作為檢察干警,既要做‘高大上’的法律監督,也要做‘接地氣’的群眾工作。”對于原以為“信手拈來”的工作,何暄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
為此,何暄主動向該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的前輩請教,學習他們接待當事人的方法。再次接待案件當事人時,他有條不紊,詳細了解他們的訴求,并初步理清了基本案情。
同時,何暄發揮自己在專業知識上的優勢,與檢察官一起,利用3天時間逐一核查30余份欠款單據,詢問了25名農民工當事人和3名公司負責人,查明侵害25名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情況屬實。同時,考慮到被侵害人缺乏相應的應訴能力,在受理案件5天后,檢察機關就作出支持起訴決定。
最終在多方努力下,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,25名農民工在2017年春節之前,拿到了“久違”的工資。
“奉節縣是勞務輸出大縣,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,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。”案件辦結不久,何暄便主動和楊年生交流要進一步提高辦案效率。
為此,該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總結工作經驗,建立“三快速”的工作機制,即針對涉及農民工權益的相關案件,采取“案件快速受理、證據快速確定、救濟方式快速明確”的工作方式,同時與法院建立農民工相關案件的綠色通道,強化檢察機關服務群眾的能力。
5年時間里,奉節縣檢察院民行檢察部門通過支持起訴等方式,為154名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142萬元,工作業績在全市檢察機關名列前茅。
在實踐中磨礪內功
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練。“珍視每一次辦案機會,努力實現‘三個效果’相統一”這是何暄一直秉承的工作理念。
2018年12月,奉節縣檢察院在審查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、詐騙罪的“套路貸”案件過程中,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王某與被害人楊某、壽某等10人民間借貸糾紛可能涉嫌民事虛假訴訟的線索。該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很快成立辦案組,對涉嫌民事虛假訴訟的部分進行審查。
“這是我院辦理的第一起虛假訴訟案件,不僅對單位是一種突破,對個人更是一次挑戰。”作為辦案組的成員之一,何暄既充滿信心,又倍感壓力。
當事人錢款的真實流向如何?王某又偽造了哪些情形?要把一項生效的民事判決監督到位,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辦案組層層突破。
為此,何暄和辦案組同事一起,從“事”和“人”兩方面出發,審查剖析案件線索。一方面,他們向縣法院調取相關案件卷宗材料,逐一審查涉及的10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,同時向公安機關調取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的訊問筆錄進行調查核實;另一方面,辦案組則針對民間借貸糾紛中的被告楊某等人,逐一進行詢問。
終于,虛假訴訟背后的“真相”逐漸清晰。原來,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間,王某等人通過提供翻倍借條、虛假銀行流水和證人證言等“有力”證據,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虛假訴訟的手段索要債務,達到非法占用借款人錢財的目的。
2019年5月,奉節縣檢察院提請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抗訴。2019年10月,奉節法院裁定撤銷民事判決并駁回王某的起訴。
雖然不能在法庭上指控犯罪,但何暄從未停止對案件的思考。通過比對同類型案件,他發現,該案在線索挖掘、辦案模式、辦案效果等方面,都有一定的創新性、示范性。他以此為主題,從自己承辦的案件和工作經歷,撰寫了一份詳實的工作報告。2020年9月,該案入選最高檢民事檢察工作典型案例。
在學習中尋求突破
“要為自己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計劃,特別是要加強對最近新出臺的法律法規的學習……”在奉節縣檢察院舉行的經驗交流會上,何暄毫無保留的介紹了自己的備賽經驗。
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何暄能成為一名“業務標兵”,靠的就是一直以來孜孜不倦的學習。
“一點星月移,兩點夜雨襲。四點書未盡,七點行裝急。”這是2021年5月11日凌晨4點,何暄審查完民事申訴案件后,發在朋友圈的一條動態。而第二天一早,他又精神飽滿的來到縣委政法委開展工作。這樣的作息,從今年3月何暄被借調到其他單位后便經常出現。
很多同事不理解,為什么一個業務崗的檢察干警,愿意去從事文字材料寫作;更何況近期工作量增大,何必要給自己這么大壓力。
同樣的問題,何暄也問過自己,卻得到肯定的答案。“目前我最欠缺的就是文字處理的能力,這次借調正是我彌補短板的機會。”
面對新的工作內容,何暄一面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,學習他們寫文章時收集素材的方法和謀篇布局的思路;一面抓緊學習成熟的通稿、文件,為寫作積累素材??恐P耕不輟的努力,原本望而生畏的寫作漸漸有了突破。正是這三個月的付出,讓他的文字處理能力有了快速提升。
而對于本職工作,何暄更是須臾不敢懈怠。“民事行政檢察涉及的專業理論之廣、法律法規之多、司法解釋變化之快,是所有檢察業務中最為突出的,要時刻做好知識更新換代的準備。”何暄時刻告誡自己。
在上派重慶市檢察院鍛煉期間,何暄也始終是“雙線程作戰”,一面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務,一面積極備賽。“上級機關的工作讓我有了新的思考,而通過學習,又能彌補這些空缺。”何暄表示,正是這種學用結合的模式,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質的提升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2021年9月在重慶市檢察機關第一屆民事檢察業務競賽中,何暄以第六名的成績,榮獲“民事檢察業務標兵”稱號。
獲獎之后的何暄,對未來的規劃更加清晰。“磨煉內功、彌補短板、多出精品,不斷提升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水平,是我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方向。”何暄堅信:“努力,就會有收獲。只有立足本職、腳踏實地、做出實績,才能不負‘標兵’稱號。”
編輯:丁敬清
網友評論